广东:专利转化助力创新成果“落地生金”

  • 发布时间:2025/03/31
  •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广东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专利转化运用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有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珠海:探索粤澳跨境专利转化新模式

  珠海积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立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区位优势,以服务粤港澳深度融合为核心,创新构建跨境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机制,推动专利技术高效转化。

  成立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联盟,构建协同创新生态。2024年9月,由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澳门城市大学等28家单位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联盟”,成员涵盖政府、高校、企业及服务机构,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联盟聚焦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搭建专利转化“供需桥梁”,累计汇聚可转化专利1500余项,促成粤港澳高校院所专利转化776次。

  探索专利分级分类评估模型,创新跨境专利开放许可。采用“分类筛选+平台推广+精准对接”模式,利用专业化筛选及评估手段,搭建专利分级分类评估模型,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高校等积极对接专利运营资源,与专利权人洽谈跨境专利开放许可,服务澳门大学等澳门创新主体,提供专利技术推介、专利技术需求对接等服务,推动跨境专利开放许可转化落地。

  首创跨境质押融资模式,打通粤澳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道。首创“离岸人民币外债发行+知识产权在岸质押+在岸银行跨境担保”的跨境质押融资模式,推动粤澳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举办跨境知识产权金融对接活动,持续推广跨境质押融资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

  开展粤澳联合人才培养工程,推动跨境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举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五十人横琴论坛”、粤澳知识产权分享会等多场品牌活动,联合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举办跨境知识产权维权培训,联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国际仲裁院举办横琴合作区粤澳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精英班培训,与澳门城市大学、澳门数字文化科技协会共同成立横琴粤澳新质生产力研培基地,推动跨境研学业务落地,进一步链接内地与港澳的科创合作纽带。

  打造粤澳知识产权运营智库服务平台,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发布《2023年中国专利运营状况研究报告(粤港澳篇)》,直观呈现大湾区专利运营现状;联合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共同开展《粤澳知识产权机制研究》,针对粤澳两地现时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运营服务及保护机制提出合作新机制的建议;联合澳门大学澳门转化医学创新研究院开展《中药创新转化体系建设的专利相关问题研究》,搭建集技术扫描、专利评价、交易服务为一体的中药创新转化体系。

  下一步,珠海将持续推动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创新跨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模式,探索开发一批粤澳合作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运营产品,形成符合市场实际、可行有效、可复制推广的运营转化经验,加快建成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能力突出的生态型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特色平台,不断推动粤澳跨境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创新。

  茂名:多措并举推进专利转化运用效能提升

  茂名市市场监管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优化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多措并举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积极推进专利转化工作。印发《茂名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推进机制,2024年开展2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培训活动,搭建了企业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平台。

  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持续推进盘活工作,2024年茂名市高校和科研机构100%完成盘活系统注册,存量专利100%进入盘活库。持续提升中小企业专利转化能力,形成了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中小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全市备案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50件,上年度销售额25亿元,出口额6.1亿元。

  实施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支持计划。市政府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会议,有效提升工作统筹协调能效。组织实施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计划,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及培训活动,持续推动质押融资提质扩容,2024年专利和商标质押134笔,同比增长103.03%,质押金额129.95亿元,同比增长184.83%。

  持续推进园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建设。支持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建设茂名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布局,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转化运营、维权援助和公共服务等工作,有效解决知识产权工作分散化和碎片化的问题。

  下一步,茂名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快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强化金融支持,持续构建专利转化运用全链条生态体系,为茂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构建“五化”机制促进专利成果“落地生金”

  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简称“广知中心”)积极发挥交易场所功能作用,通过构建“五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效能,助力创新成果“落地生金”。2024年,广知中心完成专利交易2116件,交易金额1.47亿元,其中挂牌交易件数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14.25%、22.62%;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62笔,质押金额25.95亿元,同比增长55.68%。

  秉持“市场化”定价机制。精心设计并推出专利转化运用系列产品服务包,创新提供专利市场化询价服务,通过公开发布询价公告,向市场广泛征集报价,综合考量技术成熟度、应用前景和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破解传统协议定价与评估定价的局限性,更加科学公正合理地确定专利市场价值。

  探索“高效化”转化路径。为推动专利高频次流转交易,广知中心于2024年8月设置优选及精选专利推荐专栏,推荐专利挂牌期仅为一周,采取“先订先得,全部受让优先于拆零”的交易规则,现累计推出40余期,有力激活专利交易市场。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按照“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推动专利“先用后转”,进一步降低转化门槛、提高转化效率,已促成4项专利以“先用后转”的模式转让给广东省能源集团下属企业。

  提供“定制化”对接服务。搭建专利转化运用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提供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导航、专利布局、进场交易、产学研合作等服务。根据高校院所个性化需求,建立“一校一策”服务体系,采用点对点服务模式,定制专属服务方案,派遣交易专员进驻高校院所开展培训,及时解决专利转化难点、打通堵点,提升转化效率。

  构建“综合化”生态体系。通过加强全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联动、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转化运用联盟、积极引进经纪会员、探索打造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合作园区、牵头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联合体等举措,构建较完善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体系。2024年,依托平台推广体系,吸引3家意向受让方提交受让申请,帮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成功转让36件专利,溢价率6.17%。

  健全“合规化”交易流程。立足交易场所的核心职责使命,该中心进一步优化修订相关交易制度及交易细则,为交易双方提供规范有序的交易流程,确保高校科研院所国有资产合法合规处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