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区:政企银共商 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

  • 发布时间:2025/03/31
  • 来源:重庆知识产权
 

  近日,15名来自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金融监管总局涪陵分局、人民银行涪陵分行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的涪陵区政协“涪企佳”工作室委员与23家金融机构、20多家科创企业负责人聚集一堂,就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进行了协商交流,达成多项共识。

  深度问诊:创新企业遭遇融资难题

  会议一开始,多家企业代表发言便直击融资痛点。“我们企业已获3项发明专利,但受制于抵押物不足,银行贷款额度始终难以突破300万元,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认可将知识产权作为补充质押物,提升公司的贷款额度。”某初创公司总经理坦言。而这种情况在与会企业中颇具代表性,调查显示,涪陵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超过300家,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渗透率不足3%。

  融资程序复杂化问题同样突出。某医药厂商制造商代表坦言:“2023年我们公司准备办理专利质押,但是银行内部审批漫长,还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办理备案登记,由于公司急着用钱,就没有考虑这个路径。”

  现场还有银行人员反映,评估费用较高也是令部分初创企业和银行都不愿意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原因,价值高的专利,单次评估费用往往要上万元,比发明专利的申报维持费用还高。

  破题攻坚:多部门联袂开出制度良方

  面对企业诉求,各部门现场亮出解决方案。涪陵区政协委员、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文何伟表示,将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启动涪陵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行动,针对审批流程,指导各商业银行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内部审批流程,力争将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针对评估费用难题,向涪陵区政府汇报争取出台“评估费用补贴方案”,为企业和银行节省评估成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涪陵分局副局长唐波涛建议,各金融机构逐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内评估机制,对1000万以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开展内评估,降低评估支出费用。

  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竞逐“知产”新赛道

  涪陵区政协“涪企佳”委员工作室委员、招商银行涪陵分行行长谢可佳表示,招行将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简化知识产权融资手续和办事程序,全力支持科创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渠道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其他商业银行负责人也纷纷发言,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保长效赋能: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圈

  作为本次改革的“主推手”,涪陵区政协“涪企佳”委员工作室将全程参与今年涪陵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建立从需求对接到贷后管理的全流程跟踪机制。知识产权部门将牵头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组织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运营专家对纳入“白名单”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行“一企一策”融资辅导。

  涪陵区政协副主席刘加胜指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抓手,需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政银企对接,鼓励建立政府、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涪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他提出,“涪企佳”委员工作室成员要充分发挥政协协商平台作用,以“涪企佳”委员工作室和“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机制为纽带,推动“政策+产品+服务”的知识产权普惠性金融生态建设,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涪陵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从2019年贷款额330万到2024年贷款额3.37亿元,实现了质押贷款金额飞跃性的增长。其中,涪陵高新区正在规划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站,随着“一中心一站”的设立,更多的金融机构、评估机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保险机构等专业服务商将形成服务链,推动涪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构建系统化的金融生态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